发布日期:2025-01-24 19:43
撰稿人:
来源:广西日报
广西日报 2025-01-24 014版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近日,医保工作人员在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栗田村为群众办理医疗保险业务。梁辉/摄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秦 婷 罗 琦 实习生 闭琼月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劳动力要素市场统一是其中应有之义。其流动与配置的高效性,直接关乎市场的繁荣与活力。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提出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今年的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日前,自治区医疗保障局等10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通知》,其中重要的一条内容就是“继续落实在常住地、就业地参加基本医保不受户籍限制的政策”……“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这一关键举措,再次引发群众热议。其不仅是对人力资源市场流动性日益增强这一现实的积极回应,更是对每一位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全面升级。其实,广西早在2021年就已经取消了参保户籍限制,劳动者不论到哪就业都能有保障、享服务。我们聚焦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跨省就业人才等不同群体劳动者,以他们的个人故事为线索进行回访,探微知著,展现广西在推动区域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进程中的坚决态度与积极作为。对于灵活就业的雷菁晶而言,这并非一个两难的选择,而是稳稳当当的保障。今年57岁的雷菁晶,曾在南宁一家车站工作多年,负责商务班水果、面包的配送。随着行业变革,时常东奔西走的她决定离职,选择成为灵活就业大军中的一员。摆摊卖面点、做午托阿姨……没有固定的单位,并未让雷菁晶感到过多的担忧,因为她的医保并未中断。“离职没多久,我就去打听了,不管你是哪里人,只要有工作,都能参保。”话语间,雷菁晶不由地提高了音量,“没了户籍限制,参保后,我感觉自己也是这个城市的一分子了。”这种感受,雷菁晶也时常会和午托班孩子的家长们分享。2021年,关注到广西进一步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后,她立即把这个好消息通过微信传给家长们。“午托班里有不少外地的孩子,许多家长陪他们来此打拼生活,没有户籍限制,家长们就可以直接在南宁市参加医保,很方便。”热衷推介医保政策的她,早已被朋友们称为“医保宣传员”。以前,医保政策与户籍挂钩,对于在外地工作或生活的人来说很不方便。“现在方便多啦,大家在哪儿工作,就能在哪儿交医保了,不管你是哪里人,医疗保险在哪都一样认。”对此,雷菁晶认识很深:这样一来,医保就更公平了,覆盖的人也更多了。对于雷菁晶来说,取消医保户籍限制,也就意味着“医保可以跟着我走”,“再也不用担心换工作换城市后,之前的医保白交了。”最近,雷菁晶这名“医保宣传员”,又欣喜于一则新消息:广西正积极推进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这是继医保个人账户省内共济、扩大至“近亲属”共济之后,医保个人账户共济的第三次扩容。“其实,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孩子以后在外省工作,得到的社保待遇是一样的,我们作为父母的,也会感受到稳稳当当的保障。”雷菁晶说。1月18日,贵港市港南区八塘街道大新村的一户人家里,36岁的黄小容跟记者回忆起这几年的就医历程,忍不住泪流满面。15年前,黄小容从家乡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嫁到这里,她与丈夫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开启了婚后的幸福生活。岂料,2022年1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破了这个家的平静。那时候,在贵港市区做零工的黄小容突然感觉身体不适,起初以为只是普通小毛病,并未在意。但随着症状加重,她前往医院检查,却被确诊为直肠恶性肿瘤。“那时候感觉天都塌了,生病花了好多钱,孩子也还小,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病总得治吧?”说起过去的那些年,黄小容的声音仍在颤抖。因为,这漫长的治疗之路,不仅要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还得时时担心治疗的费用。不幸中的万幸,受益于广西取消医保参保户籍限制的惠民举措,黄小容的爱人此前已为她缴纳了居民医保。截至目前,黄小容共住院治疗15次,医疗总费用花费9.5万元,医保报销6.3万元(含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个人自付3.2万元。2023年,村里还为黄小容申请了低保。她的医保报销比例可以按照低保户执行,这一政策让一家人的经济负担再次得以减轻。“以前每次看到那么高的医疗费用,我都觉得绝望。现在有了低保,医保报销比例提高了不少,我感觉生活又有了盼头,不然全部自己掏,根本没办法生活。”经历这场大病后,黄小容对医保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每次医保缴纳,她都毫不犹豫,“有了医保,我这心里能踏实点。”2013年,随着项目在广西落地,林丽跟随公司从外省来到南宁工作。按照政策规定,工作地发生变化,“五险一金”也需要同步转移,安徽户籍的林丽满是担忧。“我特别担心因为户籍问题,导致医保转移的流程繁琐不堪,甚至出现‘断保’的情况。”林丽回忆,那时在公司人事部门的协调下,转移手续才顺利完成。此后,林丽一直密切关注医保政策的变化。通过“广西医保”“南宁医保”微信公众号,她惊喜地发现:很多医保业务都能在线上便捷办理。比如,个人申领“医保码”后,在南宁市各大医疗机构都能实现医保移动支付结算。去药店买药同样如此,看病买药只需拿出手机一刷,即可完成支付,再也不用为携带医保卡而烦恼。此外,医保的“个账共济”政策,更是让林丽一家点赞不已。她的家人随她来到广西生活,以往用她医保个人账户的金额就能给小孩缴纳医保,而去年共济范围扩大到近亲属后,整个家庭都能享受到这一实惠,“现在全家都能感受到‘个账共济’带来的好处,真的太方便了!”如今,已是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社保高级主管的林丽,更能深刻体会全面取消医保参保户籍限制的重大意义。林丽表示,作为建设公司的一员,更能体会到走南闯北的不易,许多建筑人员不得不往返于户籍地与就业地之间办理相关社保手续,既耗时又费力,甚至因麻烦或不方便放弃了参保,导致自身权益受损。“特别是一些高层次人才在面临跨地区工作机会时,往往会因担心医保社保转移手续繁琐、接续困难,而不得不放弃一些优质的职业发展机遇。”如今,取消参保户籍限制,医保“随人走”,许多业务还可以通过网上办理渠道就能顺利接续。“这使得高层次人才可以没有顾虑地追寻职业新发展,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也为各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林丽感慨,没了参保户籍限制,以后大伙走南闯北也都能轻松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