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霜降了,俗话说“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此刻的柿子皮薄个大、果肉甜,吃它还有好“柿”成“霜”的寓意。都说不时不食此时吃柿子,却正是“食在当时”!
一、柿子这样吃,一果“十副药”
1.润肺化痰
名医陶弘景在《名医别录》记载,“柿果性味甘涩,微寒,无毒。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如果秋天出现了燥热咳嗽,烦渴口干的问题,吃两个柿子,身体会觉得轻松很多。
2.健脾益胃
贴秋膘的季节,大鱼大肉吃多了就容易便秘,柿子刚好能帮助通便。它里面富含丰富的果胶,这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对于促进肠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中医认为“腑以通为用”,肠道一通,脾胃也跟着受益。
3.预防心脏病
西方俗谚云:一日一苹果,不用看医生。但要专讲预防心脏血管硬化,柿子的功效远大于苹果。首先,柿子的纤维含量比苹果多1倍;其次,石碳酸 (一种抗氧化剂) 和钠、钾、镁、钙、铁、锰等矿物质成分也比苹果高得多。而这两个优势就已经妥妥奠定了它“护心果”的美誉。不过,柿子不是万灵丹,其他水果还是要吃,才能充分预防心脏病。
二、吃柿子先去涩
说到吃柿子,就免不了会谈到它的涩味。这种涩味来自于柿子果实中含有的大量鞣酸,它们会和唾液中的蛋白质结合,刺激口腔,让人感觉到涩。不但影响口感,涩柿子还容易导致“胃柿石”,引起腹胀腹痛,所以涩柿子是不能直接吃的。
虽然多数情况下,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都是脱涩柿子,但如果不小心“中招”,也别急着把柿子扔掉。不妨将柿子与梨、苹果、山楂等水果分层排放在密封的容器中,经过4-5天后,吃柿子就不会涩口了。
三、柿子小贴士
柿子是一种寒性水果,有脾胃虚寒问题的朋友最好不要吃,以防伤脾生湿。另外,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考虑到柿子的大小差异,每天吃1-2个柿子就够了。不要空腹吃柿子,建议在饭后半小时左右吃柿子,一次性也不要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