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南宁市西乡塘区绩效考评领导小组《西乡塘区对2014年度南宁市绩效考评社会公众提出的意见建议的整改方案》(西绩发〔2015〕3号)的要求,为做好2014年度南宁市绩效考评社会公众提出的意见建议整改落实工作,现将我会整改落实工作进展的效果情况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我会以加大力度改善民生,逐步改善西乡塘弱势群体的居住环境为整改重点,成立了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整改方案。9月28日组织召开了整改工作会议。按照我会年初下达的重点工作任务,要求各镇、街道残联制定整改方案,认真贯彻落实,从10月起每月上报一次整改工作进度,11月30日前根据整改方案要求,认真开展自查,年底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主要做法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以立足健全和落实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民生托底服务”保障目标,实施“特惠”、“普惠”工程,残疾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一是重点实施好承办自治区为民办实事残疾人托养阳光家园补助项目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项目,已全部完成任务。项目惠及3735名残疾人,其中阳光家园补助项目经审核确定的400名智力、精神和肢体重度残疾人全部得到居家托养服务,共发放补贴资金64.8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项目实际完成审核3335名,每人发放360元/年的护理补贴,共发放护理补贴资金120.06万元。二是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积极落实重度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农合。2015年,有108名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其中59名重度残疾人),政府为其代缴每人每年100元的社会养老保险;有951名重度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农合。1521名贫困残疾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三是对269名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发放人均2000元的养老保险补贴。
(二)残疾人康复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白内障复明工作。组织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南宁爱尔眼科医院到11个镇(办)对4394人眼疾患者进行筛查,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450例的工作任务,超额完成3例。二是0~7岁残疾儿童“七彩梦行动计划”和“国家彩票公益金”的康复救助工作。完成对85名0~7岁残疾儿童(脑瘫、智力、孤独症)的筛查工作,配合自治区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南宁儿童康复中心、安琪之家对符合条件的5名脑瘫儿童、13名智力儿童、9名孤独症儿童实施1年的免费康复救助训练。三是精神病患者治疗康复工作,为461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用门诊常规药品,超额完成市残联下达给我城区310名的工作任务,补助资金27.66万元;50名重性精神病患者得到住院救助,救助金额20万元。四是完成盲人定向行走训练54人、完成大、小腿,髋离断装配假肢4人,免费发放辅助器具轮椅50件。五是对辖区内的安琪之家、启智教育培训学校发放康复补助经费40.2万元用于残疾儿童的康复救助。六是配合城区卫计部门做好残疾预防和新生儿残疾人筛查工作。七是开展社区康复,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能力。组织40名智力、100名肢体残疾人进行社区康复训练;8月21日在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有110多名残疾人康复协调员参加的残疾人康复知识培训班。
(三)残疾人教育工作稳步发展
一是加强与城区教育部门沟通协调,切实抓好7—15周岁残疾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二是开展在校残疾学生摸底调查工作,今年在校就读残疾学生242名。三是对今年考上中高等院校的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给予教育上学资助,共有28名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子女得到上学资助金7万元。
(四)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工作进展明显
一是核定征收2014年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535个企业单位,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79多万元。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个体创业,社区公益性岗位安排残疾人,全年新增城镇残疾人就业65人。二是加大残疾人创业扶持力度,对6名盲残、肢体残疾人自主创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三是与城区农林、畜牧等部门协作,7月份,到金陵镇邓圩村举办为期一周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共有6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参加了培训;投入工作及培训经费13万元分别在金陵、坛洛、双定镇、石埠办开展260名农村残疾人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班。四是年初组织17名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到南宁市劳动力人才市场参加企业用工专场招聘会。五是组织3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参加网络远程就业指导员培训;组织57名残疾人参加自治区残联开展的广西残疾人49项职业技能培训;组织166名残疾人参加南宁市残联开展的创业培训、美发、电动车维修、初中级按摩、网商创业、广告高端、计算机操作、中式烹调、中式面点、客服(话务员)等职业技能培训;输送3人次残疾青少年到广西残疾人劳动就业指导中心启智展能实训基地学习操作技能。
(五)残疾人扶贫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继续实施“党员扶残温暖同行项目(二期)”扶贫工程,共投入扶持资金10万元,组织51个党支部、100名党员结对帮扶100户贫困残疾人户,促进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现增产增收。二是2015年自治区下拨专项资金20万元,对城区“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建设项目——百香果富庶有限公司给予资金扶持。项目依托基地加残疾人户,集中安排50名残疾人或家属在基地就业,辐射带动和帮扶残疾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三是加快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力度,落实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把重点扶持对象纳入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对金陵镇邓圩、乐勇、刚德、南岸村100户贫困残疾人户进行生产扶持,扶持资金20万元。四是协助相关部门为22户农村贫困残疾人进行农村危房改造。五是各重大节日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积极配合自治区、南宁市、城区领导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1240户,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共计36.6万元。
(六)残疾人宣传文化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是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爱耳日”、“精神卫生日”等主题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文化活动。二是加强残疾人宣传工作。共编发工作动态信息62篇次,15篇次工作动态信息分别被《广西残联》杂志、自治区残联网站采用,受到南宁市残联的表扬。输送4名残疾人摄影作品参加南宁市残联组织的助残日作品展。
(七)残疾人维权工作顺利进行
一是把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与残疾人工作紧密结合,组织11个镇、街道残联认真开展残疾人车主法制教育活动。二是以热情、耐心和负责的态度接待残疾人来访,一年来共接待来访残疾人120多人次,处理残疾人来信7件,均得到及时答复,确保了残疾人和谐稳定。三是投入补助资金42万元,完成自治区50户、南宁市55户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实际完成106户。四是为381名残疾人车主发放每人260元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
(八)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扎实开展
一是全面完成西乡塘区开展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任务,并做好残疾人服务和需求调查数据的动态更新。二是实施“强基育人”工程,培训残疾人工作者150多人次,进一步深化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组织开展助残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助残志愿者网上注册人数2500名。三是核发第二代残疾人证837本。
三、整改落实成效
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扶持力度,各项工作的开展惠及7300多名残疾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成效。
四、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是残疾人的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有较大的差距,一部分重度残疾人和一户多残家庭生活还相当困难,残疾人在康复、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一些基本需求还无法得到满足。二是对各项扶残助残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三是残疾人就业渠道窄、困难多,迫切需要各方面的帮助。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立足点,以提升和改善残疾人就业和生活状况为根本点,以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为中心,努力把城区残疾人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一是向城区政府建议,提高重度残疾人的生活护理补贴救助标准,对一户多残、老残一体和无业的智力、精神等特殊困难家庭优先实施临时救助,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力度,让政府对残疾人的支持更直接、更具体、更实惠。二是实施牵手托养工程。积极加强与城区有关部门协作,依托社区、敬老院等场所,开展阳光家园残疾人日间照料托养服务。三是计划打造一个集残疾人康复、日间照料、工疗、无障碍改造相结合的残疾人康复工疗示范点。四是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提高残疾人就业专业化服务水平。认真贯彻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制定城区残疾人就业扶助政策。探索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就业新渠道,计划建一所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满足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的就业需求。五是结合当前开展的“生态乡村”建设,在石埠美丽南方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打造示范点。